0
- 696
- 2025-04-15
- 加入收藏
- 发表评论
- 语音阅读
4月9日,文化和旅游部 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农业农村部 联合发布《文化和旅游部 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农业农村部关于公布第二批“非遗工坊典型案例”名单的通知》文件中,临渭区巧娘草编非遗工坊《临渭草编:巧手编出新发展》案例名列其中。
文化和旅游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
农业农村部关于公布第二批“非遗工坊
典型案例”名单的通知
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(局)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(局)、农业农村(农牧)厅(局、委),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、农业农村局:
根据《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推荐第二批“非遗工坊典型案例”的通知》安排,文化和旅游部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第二批“非遗工坊典型案例”(以下简称“典型案例”)推荐工作,在各地积极申报的基础上,经研究遴选并经公示,确定了51个典型案例,现将名单予以公布(见附件)。
希望各地认真学习借鉴,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带动作用,推动非遗工坊建设提质增效,进一步发挥非遗工坊在推动非遗保护、促进就业创业、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的积极作用。
特此通知。
文化和旅游部
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
农业农村部
2025年4月
临渭区巧娘草编专业合作社依托陕西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临渭草编,设立临渭区巧娘草编非遗工坊。工坊依托“工坊+合作社+农户”的模式,通过开展公益性培训,帮助群众提升技艺水平。工坊自成立以来,在省内外共开展培训150余期,参训人员1万余人,辐射带动群众600多户实现就业,人均年收入达到1.3万元。
临渭区巧娘草编非遗工坊通过开展临渭草编技能培训、发展草编相关产业,带动农户创收,实现了非遗传承和脱贫增收的结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