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馆非遗展走进崇凝镇中心小学
- 309
- 2017-07-04
- 加入收藏
- 发表评论
- 语音阅读
今天(6月2日)上午,由区文化馆、区教育局联合组织的非遗进校园活动,今日走进崇凝镇崇凝中心小学,活动上学生们参观了非遗项目展板、现场技艺展示、“励耕圆”采摘等项目,区文化馆副馆长李莉、学生代表先后致辞发言,传承人向学校赠送了非遗作品。
参加此次活动的有临渭区文化馆副馆长李莉、临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刘红强、夏萄、崇凝中心校校长郭新平、崇凝中心小学校长孟永锋以及我馆非遗组张天珠、杨素娟、李平等。参加活动的非遗传承人有:《渭南剪纸》传承人简俊峰、曹静、雷志成 李东元老师,《秦源影雕黑陶》传承人韩海涛、贺大庆老师、《临渭草编》传承人陈春苗、陈永强老师。
这次活动也是我区非遗展示首次走进农村学校,区文化馆副馆长李莉介绍到,非遗进校园是区文化馆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7年确立的一项重要工作,采取“讲、演、教”的宣教模式。通过“讲”,即室内讲,讲述非遗知识、非遗项目的起源和传承讲给学生们听,让他们了解自己家乡动人的传说故事,引起了孩子们的极大兴趣。“演”是室外演,通过现场表演传统节目,让孩子们感受非遗文化在当地的起源、发展以及传承现状。“教”就是聘请剪纸、黑陶等传承人亲手教孩子们这些项目的制作技艺,让他们亲身体验,感受非遗文化的丰富内涵。
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创造积累的重要财富,不仅是民族自我认定的历史凭证,也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并满怀信心走向未来的根基和源泉。中小学生参与保护非遗的程度影响着非遗未来的命运,学校是传承文化的重要阵地,应担负起保护非遗的责任,积极参与到保护的行列当中。